2025年1月2日上午,在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大街调和广场,一架无人机慢慢从停机坪升起,运送武定土鸡到2.1公里外的龙锦社区……这标志着红云大街在调和广场打造的低空使用实践站正式敞开。
红云大街将原有的“公益小屋”全面晋级为科普教育、近距离物流、文旅消费、公共服务、应急救援五大功用于一体的低空使用新业态新形式和使用场景实践站。完成了从传统公益活动空间向低空服务空间的跨过。
此次建造的低空使用实践站,首条常态化无人机商圈到社区航线,不仅是低空使用的实践,也是才智社区服务的延伸。红云大街低空使用实践站的负责人徐静介绍,与传统的物流站点不同,实践站集成了低空物流“最终一公里”的多元功用,无人机能够将客户下单的产品快速送达实践站的社区服务点,服务点配有专业工作人员,为无人配送供给安全接纳和存储。一起,为处理无人机配送最终“一百米”的局限性,服务点的工作人员会保证送达的货品交付给居民。凭借无人机配送与人工服务结合的形式,实践站的服务点不仅可进步配送功率,还有助于进步社区居民的体会感。
下一步,红云大街将以低空使用实践站的发布为新起点,在激活低空即时消费工业链资源、协同交融监管、培养低空多场景使用工业高质量开展等方面斗胆探究。一起聚力“平急两用”“平战结合”,活跃拓宽公共服务(归纳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的使用,构建低空生态圈,推动多元低空使用场景培养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