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机大范围的应用于地质勘探、灾害救援、农业植保、环境监视测定、航拍摄影等领域,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然而,个别组织、人员无视相关禁飞法规,使用无人机开展非法航拍测绘,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隐患。如何合法合规地开展无人机航拍测绘?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一同学习掌握。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七条至三十二条、《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从事测绘活动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条件,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测绘活动。
——警示案例。某测绘公司工作人员林某在不具备无人机驾驶资质,且未向空域管理部门提出飞行申请的情况下,擅自使用自己组装的无人机进行拍照测绘,被某战区雷达检测为异常空情,耗费大量资源处置。最终,该测绘公司和林某向相关的单位赔偿损失费用12万元,并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刊登道歉声明。
——法律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八条、第十四条规定:从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生产、使用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实名登记激活、飞行区域限制、应急处置、网络信息安全等规定,并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对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来进行改装的,应当符合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
——警示案例。张某违规通过境外某网站购买无人机解禁证书程序,并通过二手交易买卖平台发布破解无人机禁飞、限飞、限高的服务广告。经查,张某共解禁无人机21台,违规获利1.5万元。最终,张某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律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十四条: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涉密场所。
——警示案例。某测绘公司在承接一商业楼盘项目用地测绘过程中,在明知该测绘项目周边有我涉密区域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对我某涉密区域进行了空中高清拍摄,并将拍摄的照片存储在连接互联网的电脑硬盘中。经查,该测绘公司拍摄的图像包含国家秘密,测绘公司及涉案人员均已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测绘单位不得将承包的测绘项目转包。
——警示案例。某境外组织负责人“琪姐”以商业拍摄、建筑测绘等名义,教唆境内人员黄某某拍摄涉及重要军事设施照片384张,并要求黄某某利用互联网向境外传输。最终,黄某某因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4万元。
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使用无人机违法拍摄我相关重点敏感场所、军事目标区域、装备设施等可疑线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全国人大代表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好扫黑除恶“持久战” 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最高法“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用司法案件书写公平正义的时代答卷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 代表热议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背后的平安法治力量
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案 访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陈宜芳
完善检侨协作机制,守侨根暖侨眷护侨企 四位来自侨乡的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涉侨检察工作
在红树深处撒下法治种子 湛江麻章红树林生态巡回法庭守护“海上绿色长城”
用好法治良方 巧解矛盾纠纷 潮州基层司法所融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广州华乐派出所:暖心警事不间断 为民服务“不打烊”
法治护航开学季 共筑少年成长路——潮州市潮安区政法系统积极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系列活动
三重布局解纠纷 巧开“心锁”显温度 湛江吴川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